收视率造假产业链一年捞40亿?行业喊打依然屡禁不止……关于收视率的问题一直是行业关注焦点。今年9月15日,因为在演讲时炮轰收视率造假,导演郭靖宇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在当天的演讲时呼吁,整个影视行业要团结在一起,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团伙决战,彻底清除行业毒瘤。
1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北京宣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不同于传统在样本户基础上的收视率统计方式,这个“全网络、全样本、大数据、云计算”的节目收视综合评价系统,更适用于当前电视节目观看方式多渠道、多样化的新趋势,其数据抗干扰能力更高。
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多位影视行业从业者认为这是一次积极的尝试,有望从根本上治理收视率造假问题。不过,也有声音认为,一些广告商和收视率造假者都是一丘之貉,他们是否会认同新的评价系统,这还有待观察。
行业现状
造假产业链,一年窃取40多亿元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由来已久,人人喊打却似乎屡禁不止。一位制片人曾痛心地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现在收视率已经涨到了100万一集。2016年年底,郑爽、马天宇主演的《美人私房菜》因收视低,开播不久便被浙江卫视腰斩,该片制片人严从华在微博发声,直指因为没有购买收视率,《美人私房菜》和浙江卫视成了收视率造假的受害者。
随后,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正式向电视剧收视造假的黑色产业链宣战。该协会公布的数字触目惊心:以当年购买收视率的价格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计算,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万集电视剧计,全年有40多亿元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说,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已经变成一条资本生产链。广告收入是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收视率则是广告商投放广告的主要依据,电视台和出品方在利益驱使下动辄花费千万元购买。而且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明文规定,这样的造假行为也难以得到惩处。
过去的收视调查
抗干扰能力弱,造假成本低
在26日的发布会上,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要坚决打击收视数据造假,要把大数据收视调查和节目综合评价紧密结合起来,以大数据为基础,正确开展节目评价,引导正确看待和使用收视数据,坚决克服唯收视率倾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余英介绍,我国收视率调查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采用相应技术手段和方法,比如使用记录仪和抽样调查,对观众收看节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目前,在国内提供收视率的主要是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索福瑞)。其官网显示,目前拥有5.82万余户样本家庭。其电视收视率调查网数据显示,25个省级收视调查网的样本用户为17250个,117个城市收视调查网的样本户也不过是21500个。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认为,虽然样本户调查是基于统计学的科学方法,然而由于其样本户数量小、分布不均匀,为收视率造假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漏洞,导致收视率数据抗干扰能力弱,造假成本低。据了解,收视率造假的主要方式是直接买通样本户。造假者通过掌握样本户名单,设法和样本户形成“关系”,指定其观看某个节目。“比如北京有700多户样本户,造假者只要买通十几个用户,就能造成收视率1%的波动。”
现在的大数据系统
样本多、覆盖广、抗污染强
收视调查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关注,如何用新技术进一步改进收视调查方法手段,切实增强收视调查的科学性、时效性、安全性和权威性,也成为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2018年,广电总局组织十余家单位完成涵盖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的千万级样本规模收视调查技术实验。专家对实验的评审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对超大规模、多源异构收视数据分析与节目综合评价的需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此次开通试运行的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主要通过建立与网络传输机构之间的安全通道,汇聚大样本用户收视行为数据,经清洗、转换、分析与挖掘,输出开机用户数、观看用户数、收视率、市场占有率等30项核心指标。
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介绍,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样本多、覆盖广。初期汇集4000万有线电视和IPTV样本用户的收视数据,全面涵盖直播、回看、点播等多种收视方式,并将逐步扩展至数亿级样本规模。此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实时处理精准到户。例如,某城市500万用户,如果从中抽样选取500个样本用户,那么这500个样本用户没有看过的节目均会被统计为“零收视”。而在系统的大样本统计中,即使1‰的低收视率也会记录留痕。在防操纵、抗污染方面,系统数据全流程自动化、封闭化处理。数据显示,同样对于500万用户的某城市,如果针对某节目污染500个抽样中的5个样本用户数据,该节目的收视率可提升或降低1%。如果该节目的真实收视率为2%,统计偏差可达50%。对本系统而言,这种情况仅会对该节目的收视率影响百万分之一,统计误差基本可忽略不计。
行业变革
推动正常秩序,行业重新洗牌
“这对推动行业的进步绝对是一件好事,是近年来广播影视产业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慈文传媒副总裁、首席品牌官赵斌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大数据对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优化大数据算法,让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这种政策引导的积极信号让从业者、出品生产公司更坚定了踏实创作的理念。
著名编剧汪海林认为,这一系统的发布应该说是行业的重新洗牌,“造假者要重新找到操纵的方法成本肯定大大增加,找渠道、找关系都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中,市场的正常秩序也许就建立了起来。”曾在今年炮轰收视率造假的著名导演郭靖宇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广电总局发布的评价系统最大的优势是样板户更多,造假就更难,“我个人认为这对收视造假有积极作用,应该说总局在对待收视率造假上,选择了治本的方式。”
一位资深制片人认为,总局发布的评价系统从功能来说对行业绝对是一次好的推动,但如何在实际中运用是一个问题。汪海林说,关键是广告公司是否采用这样的标准?因为一些广告公司和收视造假者都是一丘之貉,这中间会是一个博弈,还要进一步观察广告业的反应。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原标题:广电总局推出 全新评价系统